秋风纨扇图-唐寅

♥名画欣赏

秋风纨扇图-唐寅

♥名画档案

名 称:《秋风纨扇图》
作 者:唐寅
创作时间:明
尺 寸:纵77.1厘米,横39.3厘米
材 料:纸本,墨笔
收 藏:上海博物馆

♥画家小传

唐寅(1470~1523 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江苏苏州人,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别号。弘治戊午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会试时,
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只好靠卖书画诗文为生。唐寅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擅画,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征明,号“吴中四才子”。绘画师从周臣而青出于蓝,擅人物、山水、花鸟,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又合称为“吴门四家”。绘画作品主要有《东方朔图》、《秋风纨扇图》、《陶谷赠诗图》等。

♥名画赏析

唐寅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以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笔墨美丽娟秀而成画中珍宝。唐寅所作的仕女人物,在画法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工笔重彩的仕女画,一种是白描淡彩的仕女画。特别是白描淡彩,在造型和构图上,线条和设色上具备了优美生动、清新流动、简洁明快的效果。

唐寅的仕女画勾勒和用笔简洁明快、有刚有柔、有粗有细,刚柔相济、粗细结合。用力或重或轻,速度时快时缓,线条适中。墨线五彩,浓淡深浅相宜,更具质感和立体感。而且,唐寅的画风在李唐的刚劲笔法之中注入了温文尔雅的气息,使他的山水、人物画从谨严的院体画风中透露出悠闲的文人修养。《秋风纨扇图》用高度洗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左上角有作者的自题诗一首:“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加深了主题的蕴意。

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高高地挽起发髻,美丽端庄,亭亭玉立,目凝远方,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美人可能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青春难驻、世情可畏。作者将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悲惨境遇和盘托出,发人深省。画中的背景极其简明,仅绘坡石一角,上侧有疏疏落落的几根细竹,大面积空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寞寂寥的感受,突出“秋风见弃”、触目伤情的主题。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所露一角的这几块似野兽般狰狞峥嵘的顽石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尽显了作者写意的才能。拿唐寅这幅《秋风纨扇图》与以前介绍的仕女画,尤其是唐代的仕女画中的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相比,唐寅笔下仕女小眉小眼的造型,整体的文静气质,显出了一种穷酸气,因为他这些画中的模特是当时社会下层的那些青楼妓女。唐寅因对仕途绝望,纵酒狎妓,目睹青楼女子的不幸生活,在欣赏中流露出对身份卑贱的弱女子的同情。而且,这一气质的变化贯穿在唐寅及至整个吴派仕女画的创作之中,并成为一种典型的样式。

这幅画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画法兼工带写,人物的勾勒,湖石的渲染极其熟练,流利潇洒。作者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对画中女子衣纹的处理,唐寅一反前人沿用的细柔长线条,而是用略带方折而不失流畅的细线表现衣裙的沉沉下垂,直到脚边才略微飘拽,以显示出人物的端秀和凝思的情绪。全画纯用白描,以淡墨染衣带,衣带微微飘起,点出正是秋风已起的时候。丛竹双钩用得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显出了色泽的丰富。全幅图面气韵生动,美感十足,让人一见即有种被打动的感觉。

高清下载地址:(待添加)

版权声明:名画网所发布的名画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转载,仅供老师们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用于商用,并在24小时后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版权责任,如有侵权请点击留言或发送邮件:mhw68@qq.com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中国名画中国百大名画

庐山高图-沈周-高清下载

2024-5-8 22:07:12

中国名画中国百大名画中外名画合集

桃源仙境图-仇英-高清下载

2024-12-30 14:47: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